清代广州毛皮超变传奇世界市场上演英美俄三国演义

而航行的一个副产品,应当是船队在努特卡湾(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西海岸)沿岸的印第安土著手里,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了许多海獭皮,而最终在广州获得的高额回报,无疑向他们展示了这项贸易的广阔前景。

1779年,两艘满载毛皮的英国帆船“决心号”和“发现号”驶入了黄埔港。这两艘从英格兰出发到达美洲西北岸又远航而来的船,之前在海上漂流了3年时间。但当每一张“海龙皮”(即海獭皮)都以120元的高价卖出后,面对赚得盆满钵满的钱柜,船上的人还是得到了心灵的安慰。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欧洲正经历着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美国则处于相对和平的年代,美国西北海岸的航运业突飞猛进。在1795年前的十年间,在这一海域收集毛皮的英国船数量还是美国船的约3倍;但从1795年开始,美国船数量就大幅超过了英国,并在接下来的20年中,保持了压倒性的优势。同时,美国于十八世纪末在加利福尼亚沿岸及南美洲西班牙领地发现新的毛皮资源,大举组织猎取海豹的航行。有学者统计,十九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美国输入广州的全部皮货,总值为1500万至2000万美元。

“中国皇后号”装满皮货,美国首航成功意义非凡

1805年12月8日,广州口岸出现了两艘不明国籍的外船。这就是俄国精心策划、在环球旅行中从海上来华的“希望号”和“涅瓦号”。这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沿海的俄国船只,它们突破了中俄交往一直在北方进行的历史纪录。

虽然首航遇挫,但沙俄通过广州进行贸易的试探却并未停止,只是变成了“托外国船只带货到广贸易”。1812年,俄美公司与美洲毛皮公司(纽约富商阿斯托创建)在彼得堡签订贸易协定,规定后者每次来粤船只均有义务携带俄国皮货,由其代理人在广州抛售并代购回程商品。凭借着皮货,沙俄与清代广州口岸,仍然保持了微妙的、实际上的贸易关系。

俄国千方百计通过广州卖毛皮

自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界约》之后,以“买卖城”著称的恰克图互市,逐步发展成“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商业重镇。恰克图的大规模毛皮贸易发生在雍正年间,比广州毛皮市场的兴起早了半个世纪。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两地同时向国内市场供应大批毛皮,形成了南北竞争的态势。

清代广州是综合性的海外贸易大港,与恰克图相比,毛皮在这里的进口商品结构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总量可观。更重要的是,它在当时的对外贸易中,扮演了其他货物所未曾扮演过的角色。

船队指挥官克鲁森什坦恩通过相识的英商帮助他们找到了西成行黎彦裕作“保商”,并经十三行总商潘启官从中协调。经过一系列斡旋,终于将船上的皮货售出,并购置了茶叶、瓷器、丝绸、南京棉布等。在新任两广总督吴熊光的允许下,俄船起航归国。自1685年粤海设关以来,从未有过俄国船来过广州,所以“希望号”和“涅瓦号”来广州,就成为违反旧制的严重事件,嘉庆皇帝亲自过问,吴熊光等后来都被查处。

浩浩荡荡的商船

标志广州毛皮市场形成

早期美国人无法供应给中国足够多的货品以填补逆差,毛皮的地位便特别重要。1787年,波士顿商人派遣“哥伦比亚号”(212吨)和“华盛顿夫人号”(90吨)同赴西北海岸换取毛皮。1789年,全部皮货由“哥伦比亚号”运来广州销售。次年,它又满载中国货返美,成为环球航行的第一艘美国船。1792年,波士顿商船“马加列特号”经夏威夷到广州,所带的大约1200张海獭皮也全部顺利成交。

1782年,雷雅德回到美国,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各地游说,强烈鼓吹美国人从事“西北海岸”与广州间的贸易活动,用海獭皮去换茶叶和丝。他的游说在富有冒险精神的商人群体中唤起了共鸣,第一艘开往中国的美国船“中国皇后号”登场了。

清代广州毛皮超变传奇世界市场上演英美俄三国演义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